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王瑜 任科 文/图)一张照片上传,问题秒达责任部门;一支百人队伍,每日巡查不留死角;一个微信群闭环,小事不出社区、大事高效联动。咸阳市秦都区西兰路街道创新推出“兰里格事”,以“指尖微治”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打造精细化治理的“西兰样板”。
创新机制,搭建智慧治理新路径
西兰路街道针对社区治理中“问题发现难、部门联动慢、反馈渠道堵”的痛点,以数字化思维破局,创新推出“兰里格事”,构建“一键闭环”流程。整合辖区“两代表一委员”、楼栋长等100余名志愿网格员作为“移动探头”,覆盖辖区网格;执法、应急等8个业务组办入驻群内,实现“群内吹哨、部门报到”的多元协同响应,以一个平台串联起问题发现、处置、反馈全流程,打造治理“高速路”。
展开剩余69%高效响应,交出民生服务亮眼成绩单
“叮 ——” 西兰路街道沈家社区居民张女士的手机弹出一条微信信息,她刚在“兰里格事”网格微信群上传的“私家车占用小区盲道”的问题,仅用了10分钟社区工作人员就已联系车主将车移走并将整改后图片反馈群里。在建民路和人民路十字交叉口,陶瓷厂社区志愿网格员辛景林在“兰里格事”网格群反映建民路路口路面塌陷,存在安全隐患,街办工作人员15分钟赶到现场实地查看,并联系施工队“云端会诊”,当天敲定了改造方案,对塌陷路面进行修补。陶瓷厂社区接到居民求助,称其阳台窗台上出现一个马蜂窝,街道网格办立即联系消防队员,请求摘除马蜂窝。网格员提前疏散周围居民,并告知关好门窗,全力配合消防员开展“灭蜂行动”。消防员成功摘除马蜂窝后,使用杀虫剂对袋口进行二次处理,并对地面上的残体进行全面清理,确保不留任何安全隐患。人大代表王彦龙和水厂路社区志愿网格员张敏在群里反映路面杂物堆放,执法队员半小时赶到现场并清理干净。王彦龙忍不住在群里竖起大拇指点赞“辛苦啦”!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兰里格事”网格微信群里上演。从杂物堆放到基础设施维修,从占道经营到安全隐患,志愿网格员们只需在群里“说句话”,就能触发一场充满温度的民生服务接力。这种“指尖上的民生热线”,让服务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成为群众心中“看得见的温暖”。
完善制度,激发多元共治内生动力
为保障长效运行,街道构建“培训-履职-激励”全链条机制。开展社区治理、应急处理等岗前专题培训,提升志愿网格员发现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建立“问题认领→限时办结→双向反馈”闭环管理制度,确保事事有回应;实行“积分排行榜”,联合辖区爱心商家、企业对表现优异的志愿网格员给予激励,充分激发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主人翁”意识和持续热情。
“兰里格事”运行近一月以来,志愿网格员共反映问题82件,已高效解决占道经营、设施维修等民生小事49件,平均处理时长2.1小时,群众满意率达100%,真正实现从“问题清单”到“幸福账单”的转变。
理念升级,激活基层治理深层效能
“兰里格事”不仅是工具创新,更是治理理念的革新,它实现“接单零流转、处理零延迟、服务零距离”一个平台串联起发现、处置、反馈全流程,推动了基层治理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让居民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治理合伙人”,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从“碎片治理”到“系统闭环”的跨越。
一部手机、一个微信群、一群热心人,西兰路街道以最小成本激活基层治理最大效能,让数字化工具与网格化服务的深度融合,既跑出问题解决“加速度”,更丈量出为民服务“温度线”,赋予基层治理鲜活生命力。
发布于:陕西省胜宇配资-济南股票配资公司-配资网查询-理财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