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不如养生
养生不如寡欲
文字整理:中道同修
总统筹:墨默
图片
《齐物论》中语言比较绕,读起来有些艰涩难懂,但并不高深。“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不要将“彼”和“此”对立起来,是非一体,彼此一如,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真正明白无差别性的时候,心就平了。平常心即是道,归真守一。要断分别执、分别心的逻辑,分别不是道一,是道的破碎。
《文殊说般若经》中,佛陀问文殊菩萨:怎么理解佛,怎样修法?文殊菩萨把很多相都破掉了,一法不立。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无有一法可得,住无何有之乡,是道的枢纽。无有偶能得,也无有偶能丧,所有的得失只是患得患失。一切法不生,从开始就无有我,更不可能有我所。我们不管如何努力的修行,都是在猴子捞月,虚幻的花最后结虚妄的果。道枢,是入道的大门,认识不到一切法不生不灭,都还在门外,还在黑山鬼窟里做伙计。
“枢始得其环中”,就是入道的门打开了,打开后,住无何有处,即心无所住,以不变应万变。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说无穷,既非无穷。无穷也是个名相,因为一切有为法假大空,如梦幻泡影,梦中大千世界无穷无尽,醒来空空如也,根本没有真实发生过。
“故曰:莫若以明”
“明”就是佛家讲的“明心见性”。与其心外求法,在名相里面打转,外道的断见、常见、边见等知见,最终不如“莫若以明”,不如你真正的明白。真正明白一切法不生,就不会妄认生死了。莫若以明如同佛家说的'得未曾有',得未曾有不是得到一个以前不知道的法门,得一个新的解脱知见。而是得'未曾有',未曾有,即一切法不生,未曾有未曾灭,未曾生未曾死,三界幻相,从来没有真实存在过、发生过。
仁者明了吗?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有一个典故:公孙龙白马非马辩例,这里“马”是一个生物类群的总称,“白马”就是白马,一种具有特定属性的动物。在公孙龙的辩理中,在自然界里是找不到一匹马的,马是对马类这种动物的一个泛指,不是具相,你找到马要不是白,要么黑马,要么花马。这就比如说你找不到一个人,人这个词是对整个人类社会人的总称,你找不到人这个实物,你先到的要不男人,要不女人。于是你可以设个论点:男人非人。
有的文字是表达整体,有的文字是表达抽象概念,有的文字是表达具象概念。白马非马,一个是泛指,一个是具象。庄子破斥公孙龙是诡辨,就算辩赢了,他还是困执在相上,没有'以明'。真是明白了,不会在这种名相上打转。
后面举的例子是非常有名的典故,叫“朝三暮四”。这个词在现代语境的意思是很不安稳、不定性、反复无常、做事没有恒久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朝三暮四”的原意并非如此。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世界万物本来就是“一”,我们目之所及的山河大地都是梦境,是幻相,是心念化现出来的,都是唯识所造,唯心所现,佛家叫“一合相”。本质都是波,只因我们取相、分别,命名这叫吉他、凳子、手机、灯;那叫佛、人、鬼;包括耳朵听到的各种声音,鼻子闻到的各种气味,都分别给他们命了名。虽名多复杂,但名字背后诸相本质是什么?相由心生,相底下加个心就是想,相是心念所生,心识应现,倒映出来,又被六根所接收,意识分别,就产生了诸法的不同。其实,一切相本无生灭,根本没有发生过。
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有个著名的“缸中之脑”实验:
将大脑从人体取出,放入一个装有营养液的缸里维持它的生理活性,超级计算机通过神经末梢向大脑传递、反馈和平时一样的各种神经电信号,大脑体验的世界其实是计算机制造的,跟电影《骇客帝国》一样,没有肢体,只要把大脑接上电极,一切就像做梦,感受到的都是幻相,是电脑输送的电信号。
电影里尼奥是个程序员,也吃面条,也跟人交际,对于掉到梦境里的人来说,在里面取相、分别,形成一个连续相,感觉这些相都是真实存在的。而对于那些觉醒的人、母体外的程序员来说,看到的只是代码。尼奥在母体帝国里的那些相压根就没有出现过、发生过,就像是我们的念头一样,生灭无常。所以佛陀说:“一切法无生”,我们看到的一切只是我们心识里的东西,并不是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出自《金刚经》)。
尼奥醒来之后跟莫菲斯说:“我的眼睛好疼”,莫菲斯说:“因为你从来都没有使用过它”。
《心经》中“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也是在讲这都是虚妄心在做梦,醒不来,“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在里面被相所迷,作茧自缚,生死流转。梦境里貌似有眼耳鼻舌身意,貌似感觉到了色声香味触法,醒来后什么都消失了,空空如也。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
无相,守真,归一。《楞严经》里面说,演若达多,头上安头。但凡修行想得一个什么法,种一个什么果,修出一个什么东西,全都是“劳神明”,骑驴找驴,头上安头。不知道这一切本来就是“一”,而去劳神修行皈依,涤荡思虑,这样修行是徒劳,什么都得不到。
那到底怎么觉悟?就在这觉,能明白这个,就是觉悟。如果还不明白,就依然是在相上流转,盲人摸象,心外求法,犹如驴拉磨,修一辈子都不会开智慧。奈何演若达多“怖头狂走”。到处求道求法,
今天师父传个法跟着学,明天打禅七跟着学。村长看你一点都不明白,若真正明白就知:不从外得,而是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孙悟空远渡重洋过四大部洲到须菩提处求道,须菩提让他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还至本处,来处就是你的归处。来也无所来处,去也无所踪。'花非花雾非雾,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谓之朝三”
朝三就是三心,三心二意的意思,痴心妄想。做奔波霸是朝三,折腾呗!盲修瞎练呗!
图片
“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这句表面意思是什么呢?
狙公命令这些猴子交橡子作为税赋,让其上午交三颗下午交四颗,一群猴子勃然大怒不同意;后改为上午交四颗下午交三颗,众猴欣然同意。这个故事后世也有别的解释,比如给小孩子果子,总共有七个,早上给三个下午给四个,小孩子不同意,要求先给四个。感觉先给的多是占便宜,先给的少就是吃亏。用猴子来举例是因为猴子即猿猴,喜攀援,孙悟空也是猴子,心猿意马,皆暗指人心外求法。
以前村长举过有些家长给小孩打增高针的例子,道理是一样的。打增高针相当于提前透支肾气来长骨头,其实是揠苗助长。古人有揠苗助长的寓言,现在人还在干。本来你孩子能活到八十岁,你给他打针让他长高,相当于调他后面二十年的命,来追求现在的所谓身高。这是不是在干朝三暮四的事?福报本来就这么多,你把后面的福报、晚年的气血提前透支,现在享用了,以后就没有了。跟我们现在人一模一样,把自己以后享福以及安享晚年的那些阳气、气血拿过来,吃喝玩乐。现在很多人耗尽气血之后,四五十岁开始生重病,而且很难治,治不好。福报就那么多,现在用完了,以后就没有了。佛家讲:一饮一琢,莫非前定;兰因絮果,必有来因。
激素不是营养,是调元气的,把生命仓库里储存的元气给调出来,调空之后就没了,所以有些人用完激素之后,控制不住的发胖、掉发,还有一些出现各种后遗症,治不好。
激素对人体来说就相当于化肥对土地。化肥不是肥,而是用来更好地调土壤里营养物质透支土壤的,用过几十年化肥的土壤就板结成块没有营养了。真正种庄稼的土壤是松软透气的,里面有大量的腐殖质,植物才能长得好。激素对人体来说就是化肥,不是营养,是透支身体的。抗生素也有激素的成分。
通过这个例子,大家就清晰了,所有的化学药品都不是营养,是化学元素,要么起到应激调肾气的作用,要么起到阻断神经的作用,完全是背着人体来的。远离化学药品,吃那个东西真的是饮苦食毒。
而中医不一样,中药里面的生姜草枣,都含有大量的津液、营养、阳气、阴气,是身体所需的。吃了激素肾气受损了中医有办法,常吃肾气丸,把调空的肾气补一补,但若是肾阳虚,不分年龄都补不进去。
村长很愿意给大家说这些,传播圣贤的道,只要大家愿意听,我就愿意讲,哪一天大家厌烦,不想听了,我也就不讲了。
现在的人都在干一些得不偿失的事,都在“朝三暮四”,本来自己的福报就那么多,提前透支了,后边就没有了,都是这样,无一例外。
现在的人是奉行享乐主义,把流程搞反了。年轻人应该在有气血的壮年时候,把后半生的苦先给吃完,后半生就没有苦了,安享晚年。因为年轻时候吃的苦不叫苦,上学的时候读书写字、学习书本知识、练习琴棋书画,包括我们现在看书、读诗经、诵念佛经、学中医等,这些都不叫苦。
真正的苦是年老色衰之时加之一身的病,气血没有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想学什么东西记性不好了,想去哪玩腿脚不好了,想看东西眼睛不好了,这才叫苦。趁我们现在还没老,记忆力、眼神还挺好,耳朵还不聋,赶紧听经闻法,了生死,把以后的苦都吃了,把生死先了了,如救头燃。(“如救头燃”出自《普贤菩萨警众偈》: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以上是“朝三暮四”的表面意思,它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呢?
深层含义说的是“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名实未亏”是指:比如大家称呼我为村长或是大师,不管叫什么,名和实对于我来说没有亏损,对我本身没有任何伤害,也不会掉下块肉。但我们就逃脱不了名相的束缚,一直在名相里面纠缠,整天绕在恭维、赞扬、贬人、骂人的话里面喜怒为忧,喜怒为用,患得患失,大家反观一下自己是不是这样?
名相的束缚很难突破。当我们看透名相本身没有任何含义,有含意是我们赋予名相的含义。我们不能让我们自己赋予的东西又捆绑住,谩骂或者恭维到你这,一切都“如风吹光”,当自己不动,名相不会对我们有丝毫影响,但这很难做到。若想修行,就要对境练心,倘若这一关过不去,就会永远在喜怒无常、是非黑白里颠倒轮转。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是”表肯定,比如你说一句话,我同意,这就是“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跟你辩论,那就成“非”了,我们都是“因是因非”,在世间纠缠,在“是非”里,当“是非人”。
真正的修行状态是什么?无是无非。无是无不是,无非无不非,像道家智慧,把割裂的东西统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其实是福,祸来是在消业,消业之后福就来了。你觉得是福的,那可能是祸来了。福祸一体,是非也是一体。《齐物论》主要讲的是就是“齐物”,但“物”是不可能被你齐的,物本齐。本来就齐的万物你还要劳神明去齐,那就又成了是非。
“齐物”齐的不是物,因物是妄心生出来的,真正的齐物是平心,平我们这颗分别、执着、妄想的心,说到底就是“平常心”。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你不分别,事物浑然一体。你一起心动念,风动幡动。
“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圣人跟我们的区别是什么?我们是“是非人”,而“圣人和之以是非”,真正的圣人之行是把“是”和“非”、把太极里本来对立的阴和阳统一。我们在阴阳里面搞对立;圣人在阴阳里面统一。
“休乎天钧”,天钧是天道,天心;“休乎天钧”就是心安住在“道”上。“背尘合觉”就是休乎天钧。而我们“背觉合尘”,贪恋世间尘劳,在世间做“是非人”。
“是之谓两行”,“两行”:你行是非,为匪人,圣人行道无二心,就那么简单。
大家感觉看原文时文字相很难理解,但听村长聊完,就很好理解了,其实这些“理”原来都讲过。《齐物论》还是在重复《逍遥游》里面的东西,跟我们原来讲的《逍遥游》都一样。“朝三暮四”这段挺好玩的,大家是被字面的东西挡住了,但文字都困不住村长,哪怕是不认识的字。希望有一天大家都能这样,不再被文字相束缚。
《齐物论》比《逍遥游》简单多了。最难的是《逍遥游》,文字简单,里面有坑,《齐物论》里面没坑,但在文字相上绕。把大家绕晕了,其实就是在说“不分别”,佛家讲就三个字“平常心”。最终是要到达混沌状态,返璞归真。六祖的“不思善、不思恶”,就是混沌状态。
怎么修行不着相?
看透“相”的本质。看不透它,每天想着“我要不着相”,结果越想越着。相的本质是虚妄,是梦,根本没有发生过。梦的本质是妄念,是迷。知道是如梦如幻,还要做猴子,学猴子捞月,做朝三暮四的事吗?我们讲“猴子捞月”、“朝三暮四”骂的是猴子吗?本来就是个梦,不会有所得,也不会有所失,不能捕到风捉到影的。都是自心取自心,自己拉屎自己吃。
举一个例子,晚上梦到吃美食,美食咋来的?是自己做梦幻化出来的。在梦里吃的香、吃的快乐,还产生嗅觉味觉,这难道不是在自己吃自己吗?“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现在世间人就是自己吃自己,自己烦自己、自己挖坑埋自己,作茧自缚。色声香味触法在梦里都能产生,《觉林菩萨偈》中讲:心如工画师,无法而不造,没有妄心造不出来的,什么都能造。应把这些外境都看做是自己,对境练心,因为都是自心的显现。村长心咒还记得吗?“NO ZUO NO DIE”。
今天我们聊到“朝三暮四”,就是让大家以后别做猴子了。西游记里混世四猴:灵明石猴、通背猿猴、赤尻马猴,六耳猕猴,都是非常有寓意的,都是我们盲修瞎练的众生相,看懂这些,才能真正看懂《西游记》。
图片
“闲聊部分”
今天的直播可以聊一些中医,下面解答大家的一些问题。
考虑到《医林误案》讲完这一遍,以后不会再讲,而想学习的人很多,所以将《医林误案》课程对外直播,让更多人受益。很多复杂的问题,在中医大课上没有说的,通过小课讲完,会发现都很简单。能把理法讲清楚,学好理法。中医不难入门,很好学。
中医也是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想跟村长学中医的,我告诉他先别想着看书,想学中医,先学会生活,学会烧火做饭。他感觉村长说的是假的。村长学桂林古本,天地君心是我师,观天之道,跟天道学的。
今天一个朋友说,他也发觉中医是末法时期最容易度众生的法门,是引导众生回归正道的法门。我说:你也悟道了,恭喜恭喜!就是这样。你帮他治好病,他会对你生信,然后帮他慢慢地从恶业里面解脱出来。
同修治疗案例整理,需要专人去做,理法附上案例,有说服力。懂得理法之后,要实践,就像掌握兵法,跟上战场打仗是两码事。但是打仗之前,怎么打怎么斗,是有理法的,然后实践又反馈你的理法,印证你的理法,相辅相成,理论结合实际。
听课容易,辨证难。
以前的人还好辨证,现在的人怎么辨证?胡子眉毛一把抓,根本搞不清楚到底是啥问题,太多了。问起来,每个症状都有,很难知道从哪下手。还有现在人是按下葫芦起来瓢,打地鼠一样,按着这个那个起来,此起彼伏,怎么治也治不完。虽然难下手,但也有下手点。以前村长说过,若是实在不知道该出什么方子,先调中焦,现在人大部分都有中焦问题。调中焦用什么?“生姜泻心汤”。女人的病,不知道该怎么治,感觉好麻烦,就先给她补养气血,疏通中焦然后再治。
气血怎么调?
其实不用刻意调,只要不耗,气血自然就好了。现代人气血不好,是因为消耗太多了,若是消耗不多,气血不好,可以专门养养血。女人养血,喝炙甘草汤。炙甘草汤加上当归散,养血,会养的气色变好,面色红润,嘴唇也红了,斑也淡了,白发也少了。炙甘草汤加上当归散,可以作为女性平常的养生组合。当归散养肝,炙甘草汤养血,把女人的血和肝都顾及到,是非常好的方子。炙甘草汤可以喝炙甘草膏,淘宝上有卖的。当归散不是当归芍药散,它们很像,但不一样,别吃错了。
胃溃疡非常好治。它是寒热交替在胃里面引起的,若吃西药把寒气抑制在胃里面,而胃里面又很热,这个热又会通过溃疡面再出来,造成溃疡更大,西药越吃溃疡就越大。用“黄连汤”把寒热杂气解开,把寒气散出来,溃疡自然而然就好了。我们同修用这个方子治好了很多人的胃溃疡、食道溃疡、小肠溃疡,这些症状都用黄连汤,药到病除,专病专方,都不需要辨证,很有效。
像狐惑病用“甘草泻心汤”,中医里面有很多都是专病专方。胃溃疡喝炭火煮的南瓜小米粥也能好,但是不能吃凉的,这种胃溃疡的人会想吃凉的东西,因为胃里面有热,这个热是寒导致的,所以不能吃凉的。
胃溃疡到一定程度会胃出血,这也是有理法可以治疗的。
胃出血用“黄土汤”,能给胃止血。我们每一步都能接住,都有办法应对。
中医就是这么有智慧。我们总说坚持就是胜利,但是坚持的方向错了,背道而驰,才导致那么多病。
有人问:小时候医生说她早熟,缺少生长激素,然后打了两年多的针,以前很茂密的头发,现在掉的只有一半多了,并且突然长胖40斤。这是怎么回事?要怎么办?
掉头发是肾气太弱了,打了两年多的针,把肾气都调空了,固不住。村长也掉头发,原来头发很密的,得了一场大病之后乱吃西药喝中药,有一段时间快把自己给搞死掉了,那段时间伤了大量的肾气。后来大病好了之后,头发不长了。这种情况要吃肾气丸。吃附子理中丸没用的,不是管头发的,是肾受损。长胖,是身体水多了,人体所有的胖,都是水湿。是你的阳气太弱了,化不掉。可以喝炭烧的水,一口电烧的水都别喝,喝一个月体重就会掉十几斤。这个都是我们同修亲证的,喝阳水,别喝阴水。
大学生只能寒暑假在家里多喝炭烧的水。学校里面开空调开的很多,这都是对身体有很大影响的。现在外面整个社会就跟地狱一样,一个人跑到茅厕里面,已经与屎臭味同化了,感觉不到臭了。脸整天被打得打麻木了,不觉得疼了,现在人也不觉得苦了,但村长看他们都是苦不堪言的。
要改变自己的观念,不做猴子。治病何时能治好、治完?但凡家里有一个人懂中医,懂经方,整个家族都有救。
有人身体特别虚弱、怕冷,自己买来桂附地黄丸,包括附子理中丸,吃的量特别小都会严重失眠,心脏还会不舒服。其实气血特别虚,阳虚也很明显,应该先喝炙甘草汤,先养养血,把血养足了,其它的都好了。年龄不大,不是真正的阳虚,都是假性阳虚。阴阳两虚要找自己生活习惯上的一些问题,归脾丸是把经方里的药改了,变了,就像跟着贴“茅台”的标卖假茅台。以后喝阳水,有阳气,身体就不会得病。
家里能用煤气灶,就能用炭火。炭火水方便不方便,这不是选择的问题,这是要命的问题。
-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胜宇配资-济南股票配资公司-配资网查询-理财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